>
新闻中心 >
行业资讯 >
水泥行业遇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
岁末年初,相继有河北、湖南、河南、云南等大部分省份公开发布了2023年水泥行业错峰生产要求,其中云南提出150天错峰生产,天数是最多的,这相当于要压减近一半的产能,错峰生产的力度很大。但仍有部分省份没有制定或者没有公布错峰生产方案,有些地方担心错峰生产涉及垄断的问题,只将错峰生产方案发到水泥企业的手里。实际上,错峰生产是水泥行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战略,是有国家政策支持的。2020年12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》,让水泥错峰生产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。错峰生产方案应该及时在相关网站上公布,行业媒体多多转载转发,以便相关水泥经营者公平获取信息,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。
2022年,有个别省份看到行情稍有好转,就要取消错峰生产,甚至以运费补贴的方式将本省的水泥低价倾销到其他省份,这是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做出的不合理决定。一个省份取消错峰生产,区域产能就会出现过剩,不但会使本地出现恶性价格竞争,而且会有低价水泥流入邻省,引发其他省份降价抢夺市场,价格战最终会波及全国。如此,取消错峰生产对本省水泥企业不是爱而是害,害的不单是自己还有整个水泥行业,这对大家是不公平的,要坚决反对。错峰生产是全国“一盘棋”,要有大局意识,要形成一种行业自律,要坚定不移地执行。
错峰生产要避免“一刀切”的情况出现。2021年8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《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》,为完成指标,广西率先对制造业进行能耗双控,对大部分工厂实施拉闸限电限产,此后各省也相继实施了能耗双控。受此影响,各地水泥价格暴涨,市场出现千元水泥,广西水泥出厂价最高达840元/吨,甚至出现“一包难求”的局面,这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。虽然实施能耗双控没有明确是错峰生产,但实际上也是错峰生产的一种表现形式。今后一定要避免这种“一刀切”的情况出现。
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是化解产能过剩的过渡性工具,是阶段性应对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,要让错峰生产在短期内形成一种常态。从长期来说,我们可以通过限制能耗指标、环保指标去淘汰落后产能,从而实现去产能,最终达到供需平衡的良好生态环境。到那时,错峰生产也会随之消失。
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
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
15 | 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
22 | 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
29 | 30 | |||||